其它资讯

关中风情 特色陕西文化艺术

2014-06-09 行游天下

秦腔

    秦腔又称乱弹,源于西秦腔,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等地,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,所以又叫“梆子腔”,俗称“桄桄子”(因以梆击节时发出“恍恍”声)。明末无名氏《钵中莲》传奇中使用了[西秦腔二犯]的曲牌,故知其源于甘肃。甘肃古称西秦,故名之。清康熙时,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《秦腔论》,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。待到乾隆年间,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,轰动京师。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。

   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,分欢音、苦音两种,前者长于表现欢快、喜悦情绪;后者善于抒发悲愤、凄凉情感。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。板式有慢板、二六、代板、起板、尖板、滚板及花腔,拖腔尤富特色。主奏乐器为板胡,发音尖细清脆。

    秦腔的表演朴实、粗犷、细腻、深刻,以情动人,富有夸张性。脚色行当分为四生、六旦、二净、一丑,计13门,又称“十三头网子”,表演唱做并佳。辛亥革命后,西安成立了易俗社,专演秦腔,锐意改革,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,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,既保存原有风格,又融入新的格调。

   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,衍变成不同的流派: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、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(即同州绑子,也叫老秦腔、东路梆子);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、岐山、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(又叫西府秦腔、西路梆子);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、城固、汉中、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(实为南路秦腔,又叫汉调秦腔、桄桄戏);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(就是西安乱弹)。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;东路在山西为晋剧,在河南为豫剧,在河北成为梆子,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、豫剧、晋剧、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。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,在语音、唱腔、音乐等方面,都稍有差别。近五十年来,东、西、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,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。

    秦腔所演的剧目,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,多是取才于“列国”、“三国”、“杨家将”、“说岳”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,也有神话、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。它的传统剧目丰富,已抄存的共2748本。

    秦腔的优秀演员,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,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、陈媄碧(良官)和渭南派的申祥麟,同州派的栾小惠,周至派的桃琐儿,长安派的岳色子等。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、玉喜儿、陈雨农、党甘亭、赵杰民、李云亭(麻子红)、刘立杰(木匠红)、王文鹏等。辛亥革命以来,有名丑马平民,名小生苏哲民、苏育民,名旦刘箴俗(有与欧阳予倩“并驾齐驱”之誉)、王天民(人称“西北梅兰芳”)、李正敏(人称“秦腔正宗”)、何振中、宋尚花等。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、耿善民、张锁中、刘毓中、刘易平等。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、王文鹏、党甘亭、李正敏、王天民、刘毓中,以及原“三意社”的编修李逸笙、苏哲民等人,在唱腔、表演、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。


陕西皮影戏

    皮影戏又名“灯影子”,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,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。皮影戏演出简便,表演领域广阔,演技细腻,活跃于广大农村,深受农民的欢迎。

    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细,影子的材料选料讲究,用上好的驴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软后,经过泡制,使其光滑透明,然后精心雕刻,涂上 艳丽的色彩。人物、动物等均刻成侧影,干透后刷上桐油。四肢、头 部可动,用细长很支掉牵制表演。演出时,用一块白纱布作屏幕(屏 幕大小根据场地而定,基本像小电影的银幕),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,把皮影贴到屏幕上,灯光从背后打出,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 向观看。皮影戏以秦腔为主,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。表演技术 娴熟的,关中人称其为“把式”,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,厮杀、对 打,套路不乱,令人眼花绿乱。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《游西湖》、《哪 咤闹海》、《古城会》、《会阵招亲》等.

   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。《海阳竹枝词》中有首描写皮影 戏演出的诗:“张灯作戏调翻新,顾囊徘徊知逼真;环佩姗姗连步稳,帐前活见李夫人。”(汉武帝李夫人)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,而 鼎盛期为唐代,皮影造型优美,表演技术妇熟。以后的宋、元、明、清 均有皮影表演。清末民初,西安有两个班子,一个是渭北皮影社,一 个是江东皮影社。1950年皮影老艺人谢德隆在政府的支持下,在 北大街重新成立了“德庆皮影社”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陕西皮影社 受到了摧残。现在皮影戏又以新的姿态,走向广大农村,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。



陕西锣鼓

    锣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陕西又是中国锣鼓的 胜地。从工程竣工、开业、喜庆,到逢年过节都是锣鼓震天。锣鼓已 成为陕西人民一种娱乐和社交的工具。
 

    陕西锣鼓具有节奏明快、粗犷劲雄、激昂高越、形式多变、气势 宏大的独特风格,既能在野外表演,又适宜于舞台演出。表演气氛 热烈,动作花梢,振奋人心,一派阳刚之美。深受群众喜爱。陕西锣 鼓种类较多,这里只介绍安塞腰鼓、洛川蹩鼓、宜川胸鼓和咸阳牛 拉鼓。


安塞剪纸

    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形式。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“窖洞剪纸”,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,形成古朴生动、强烈自由的风格,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    安塞剪纸形式多样,内容十分丰富,花鸟鱼虫,瓜果蔬菜,家畜走兽,人物树木,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不包罗,直接反映出的是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。安塞剪纸艺术家们多次赴世界各地访问表演,引起极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,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贡献。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,被誉为“活化石”和“地上文物”,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安塞剪纸,中国各地展出了安塞剪纸。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专家称赞其为:“安塞剪纸,群芳母亲。民族之魂,陕北可寻,振我中华,无愧古今。”1993年,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剪纸之乡”。


陕西农民画
  
   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,过去多用于画炕围、画锅台、画箱柜等。

    陕西农民画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、动物、花鸟等,讲究装饰性,构图美观,注重色彩的效果,追求强烈的直观感觉,农家生活气息浓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它采用白描的形式,想象大胆丰富;色彩反差强烈突出主观印象。以古朴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生活,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长久的生命力。深受国内外游胜 客和专家的好评喜爱。 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,陕北的安塞和洛川。

    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,有“文化县”之称。这里早就有剪纸、绘画、刺绣、编织等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。50 年代全县人民在自发性 美术活动的基础上、开展了绘画活动。翻身农民用“泥手”装点他们的田园村庄,用彩笔描绘秦岭山麓、滔滔渭水,用传统的民间艺术 抒发对党、对社会主义,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。 户县农民画的风格特点在于“写意”。他们不愿意把构思停止 在模拟客观对象的表层上,而是凭着自己对生活的长期感受,认识 评价,凭着自己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、凭着自己长期在民族和 民间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心理,大胆地、无所忌地创造着属 于自己的艺术。 户县农民画又一个特点是粗矿中有细腻,浓艳中有淡雅,古拙 中含技巧。 户县已涌现出了2000多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广些作品被国 家和国外艺术馆所收藏。农民画代表曾受邀组团7次出国访问。

    近几年来,户县农民画配合农业科技、多种经营、棉花检验、计 划生育、安全用电、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,举办了种种知识 性画展,其中计划生育宣传画,出版成册,受到联合国人口组织的 赞扬。

    安塞、洛川农民画由于地处陕北,故又称陕北农民画。始创于 70年代中期,盛行于80年代初。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,借鉴刺绣 的色彩,逐步形成了具有陕北地方浓郁风味的画。

    陕北农民画的作者,大都是剪纸刺绣的能手,通过长期的剪 纸,刺绣的基本功训练,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观念。这种 意识和观念表现在绘画上,出现了一种出乎人们意料的、古老文化 观念和现代审美意识相渗透的艺术效果。如安塞的《吹手》、,洛川县的《钓鱼》等作品。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是“民间的 现代派艺术”。如果把陕北画集中起来,可以反出陕北农村的基 本面貌从原始“生殖繁盛”观念到生活生产、风情民俗、节日狂欢、 男欢女爱、商业集市、喜庆丰收等。

    陕北农民画有作者百余人,年纪最大的71岁,最小的16岁。陕北农民画馆藏800 多幅,在全国各地展出600余张(次),复制千余幅,中国美术馆收藏60幅,有些被 外国艺术馆收藏。

400-829-1122

客服:周一至周日 8:30-18:00

行游天下微信公众平台

行游天下官方微博

在线客服